65MN弹簧钢板的介绍
模具材料价格的波动与进口和国产的选择、规格和数量需求紧密相关。此外,运输路程、加工要求、是否含税以及结算方式等因素也会对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获得实时的模具材料价格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弹簧钢材出厂状态、相关参数和注意事项
65MN弹簧钢板
[常用牌号]常用合金标美弹簧钢的牌号、化学成分、热处理、力学性能及用途。常用的合金标美弹簧钢有60Si2Mn、50CrVA、30W4Cr2VA等。
60Si2Mn钢是应用广泛的合金标美弹簧钢其生产量约为合金标美弹簧钢产量的80。它的强度、淬透性、耐回火性都比碳素标美弹簧钢高工作温度达250℃缺点是脱碳倾向较大适于制造厚度小于10mm的板簧和截面尺寸小于25mm的螺旋弹簧在重型机械、铁道车辆、汽车、拖拉机上都有广泛的应用。30W4Cr2VA是高强度的耐热弹簧用于500℃以下工作的[弹簧成型方法]对直径或板簧厚度大于10mm的大弹簧可在比正常淬火温度高出5080℃的温度热成形对直径或板簧厚度小于810mm的小弹簧常用冷拔标美弹簧钢丝冷卷成形。[为保证弹簧具有高的强度和足够的韧性通50CrVA钢的力学性能与60Si2Mn钢相近但淬透性更高钢中Cr和V能提高弹性极限、强度、韧性和耐回火性常用于制作承受重载荷、工作温度较高及截面尺寸较大的弹簧。锅炉主安全阀弹簧、汽轮机汽封弹簧等。常采用淬火+中温回火。对热成形弹簧可采用热成形余热淬火对热冷成形的弹簧有时可省去淬火、中温回火工艺成形后只需进行200300℃进行去应力退火即可。标美弹簧钢热处理后通常进行喷丸处理其目的是在弹簧表面产生残余压应力以提高弹簧的疲劳强度。[性能]硬度为4048HRC有较高的弹性极限和疲劳强度以及一定的塑性和韧性弹簧是起缓冲、减振和储能等作用。弹簧一般是在交变应力下工作常见的破坏形式是疲劳破坏因此必须具有高的屈服点和屈强比σs/σb、弹性极限、抗疲劳性能以保证弹簧有足够的弹性变形能力并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同时标美弹簧钢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塑性与韧性一定的淬透性不易脱碳及不易过热。一些特殊弹簧还要求有耐热性、耐蚀性或在长时间内有稳定的弹性。中碳钢和高碳钢都可作弹簧使用但因其淬透性和强度较低只能用来制造截面较小、受力较小的弹簧。合金标美弹簧钢则可制造截面较大、屈服极限较高的重要弹簧。[化学成分]合金标美弹簧钢为中、高碳成分一般wC=0.50.7以满足高弹性、高强度的性能要求。加入的合金元素主要是Si、Mn、Cr作用是强化铁素体、提高淬透性和耐回火性。但加入过多的Si会造成钢在加热时表面容易脱碳加入过多的Mn容易使晶粒长大。加入少量的V和Mo可细化晶粒从而进一步提高强度并改善韧性。此外它们还有进一步提高淬透性和耐回火性的作用。
55Si2Mn--特性强度大、弹性极限好屈服比值高热处理后韧性较好焊接性差冷变形塑性低切削性尚好淬透性较65、65Mn钢高临界淬透直径油中约为25~57mm水中约为44~88mm此钢宜油淬、水淬时有形成裂纹倾向无回火脆性倾向且具有抗回火稳定和抗松弛稳定性钢中夹杂物较高轧制较困难表面易出疵病脱碳倾向大适宜在淬火并中温回火状态下使用。用途适用于制造铁道车辆、汽车、拖拉机等承受中等载荷的扁形弹簧、直径<25mm的螺旋形弹簧、缓冲弹簧以及汽缸安全阀门等高应力下工作的重要弹簧。
55Si2MnB--特性性能与55Si2Mn钢相近但淬透性更高在油中临界淬透直径约为90~180mm疲劳强度也显著提高。用途适用于制造中、小型截面的钢板弹簧如汽车上的前后副钢板弹簧。
55SiMnVB--特性强度、韧及塑性及淬透性均比60Si2MnA钢高油中临界淬透直径约为50~107mm热加工性能良好热处理时表面脱碳倾向小回火稳定性好。用途适用于制造中型截面尺寸的板弹簧和螺旋形弹簧可代替60SiMnA钢使用。60Si2Mn、60Si2MnA--与55Si2Mn钢相比强度和弹性极限均稍高其中60Si2MnA钢更好淬透直性也较好在油中临界淬透直约为37~73mm其他性能相同主要使用状态为淬火并中温回火下使用。用途此钢应用广泛适用于制造铁道车辆、汽车、拖拉机等工业上制造承受较大载荷的扁弹簧或直径≤30mm的螺旋形弹簧如汽车、火车车箱下部承受应力和振动用板弹簧、安全阀和止回阀上弹簧以及工作温度<250℃非腐蚀性介质中的耐热弹簧用于承受交变载荷和高应力下工作的大型重要卷制弹簧和承受剧烈磨损的机械零件。 60Si2CrA--特性与60Si2MnA钢相比塑性相近但抗拉强度和屈服点均较高热处理过热敏感性和脱碳倾向小淬透性高油中临界淬透直径约为37~114mm但有回火脆性倾向一般在淬火并中温回火下使用。用途适用于制造承受高应力及工作温度<300C条件下工作的弹簧如调速器弹簧、汽轮机气封弹簧、。
苏州东锜精密模具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模具钢材销售、配套机加工、热处理、PVD涂层处理和产品失效分析服务为一体的公司。以中国制造2025为纲领,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立足苏州,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