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NAK80价格_区别
NAK80开裂的原因
NAK80模具钢是大家一直看好的钢材,影响NAK80模具钢热处理开裂的因素,大体上可归纳为模具结构、模具材料和热处理等儿个方面。这些因素通过对热处理内应力的作用,促使裂纹产生。要热处理开裂,就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NAK80特点
●无需热处理,抛旋光性,切削性2014年NAK80价格,蚀花性佳
●真空脱气精炼处理钢质纯净。
●球化退火软化处理,切削加工性能良好。
●强化元素钒,钼特殊加入,性其优异。
C0.15
Si0.3
Ni3.0
Mn1.5
Mo0.3
Cu1.0
AI1.0
Cr0.3
一般用在镜面抛光模具,防灰尘,电视机滤光板,盒,精密加工模具,办公自动化设备,汽车零件放电加工模具。透明产品或要求光洁度的产品,如家庭、汽车、相机、电脑等用品上的透明产品模具。
●厚度不大于2MM薄板材,落料模,冲载模及压印模。
●各种剪刀,镶嵌刀片,木工刀片。
●螺纹轧制模和滑块。
●冷镦模具,热固树脂成型模。
●深拉成型模,冷挤压模具
测试温度(℃)
拉强度(Ksi)
断面缩率(%)
硬度(HV)
NAK80机械加工
NAK80具有较高的硬度、切削阻力比其他钢种大,建议使用高速钢-M2(SKH9)或超硬合金-P40工具。钻孔加工
钻孔加工时,所钻孔径越大,切削速度要越小。螺旋沟如果比标准小、长度短,将降低工具断裂的危险性。
进给量以0.06m/l为标准,如果进给量太大时,会降低工具寿命。
推荐用超硬合金刨刀,对于超硬合金刨刀,要使工具后斜角约8℃,前间隙角10℃以下,这样可获得较佳的结果;NAK80为析出硬化型预硬钢,硬度为40HRC左右,无需再热处理,可直接使用。
其目的在使合金成份均匀地固溶于奥氏体中。因不是淬火硬化,故不需很快的冷却速度,因此不会有很大的残留内应力。
析出硬化处理
升温并保持相当时间,镍、铝、铜等金属间化合物析出,使材料硬化。因不须靠淬火硬化,故无所谓一般钢料的质量效果问题,即使较厚的钢料也可获甚均匀之断面硬度分布。
焊接处及热影响区均不会硬化,硬度稍低于母材(已析出硬化),但焊接后再施予500℃5小时之析出硬化处理即可恢复硬度。
研磨加工性
NAK80较其他钢种容易达到镜面要求2014年NAK80价格,是因为以下两点:
(1)因双重熔融精炼而使减至少。
(2)因为是低碳析出硬化钢2014年NAK80价格,而具有细致及均匀地显微。在研磨和抛光之前,表面须先达到所要求的平面度、直线度,及正确的形状尺寸等。
(a)使用完整系列的研磨材料,必须由粗到细,依规定使用,不可跳级研磨。
(b)每一次的研磨和抛光方向应与次所留下的痕迹方向垂直。
(c)除非前研磨所留下的痕迹完全除去而且光亮,不得使用下的砂纸,否则可能会在抛光后出现。
(d)使用的研磨料颗粒要均匀。
(e)使用颗粒尺寸较小的研磨料来除去。
(f)使用较工件软的研磨或抛光工具。
(g)如果使用砥石,应选用较软,而且先制成与要研磨表面的形状相配合的形状。
(h)如果工作暂停,而半成品工件必须放置一段时间,则其表面必须清洁干净,并存放于干燥的地方
抛光加工时:
(1)抛光的目的是使表面光亮而具有光泽,并不是去除或将表面磨平。
(2)抛光应该快而轻,表面的不平度须在抛光前即减至。
(3)和其他镜面处理上的问题,通常都因不正确的研磨和抛光过程而造成,应多加注意。NAK80的研磨与抛光条件
一般的研磨与抛光顺序如下:
砥石研磨(由粗→细:#46#80#120#150#220#320#400)→砂纸研磨加工(#220#280#320#400#600#800#1000#1200#1500)→钻石膏(15μm9μm6μm3μm1μm)
加工后应避免再用锉刀锉,因会使表面粗糙。
蚀花加工性:
蚀花加工性能优异,比NAK55更佳。
NAK80的蚀花方法与其他现用的模具钢蚀花方法相同,以下为一蚀花条件的实例。
蚀液:FeCL3+HNO3
温度:42℃
制程:浸渍
时间:10″30″15″HND6
放电加工性
放电加工面不会硬化,不产生硬化层。加工面平整细密很亮,有时可代替蚀花加工(线切割面亦然)。
放电加工之条件
DLAX250DE150S
2A4.5A
200mmHg
80100V
铜,电消耗1%以下
模具或工件经氮化处理后,表面形成一层具有很高硬度和一定耐腐蚀性的硬化层。
NAK80除具有NAK55的各种特性之外,还有下列特点。
1,镜面研磨性其良好。
2,放电加工表面细致、美观,因此,可取代梨皮蚀花。
用途比较:
NAK80与NAK55相比,适用于重视下列性能场合:
1,透明品等重视镜面研磨性时
2,重视放电加工表面时苏州东锜精密模具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模具钢材销售、配套机加工、热处理、PVD涂层处理和产品失效分析服务为一体的公司。以中国制造2025为纲领,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立足苏州,走向全国。